快学习吧
查词典
da的词语
大筒

大筒

拼音:dà tǒng

基本解释


 大筒 dà tǒng

大筒是拉弦乐器,形似二胡,因琴筒较大较粗而得名,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花鼓大筒。它还用于长沙的沙丝弦、祁阳小调的伴奏。此乐器的琴杆、琴筒都是竹制的,琴筒蒙蛇皮,二根弦,用竹弓拉奏,弓上系马尾。经改革后的大筒,现已开始用于独奏。

详细解释




 乐器简介

大筒是流行在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拉弦乐器,因在花鼓戏中 的主奏地位,通常又被称为花鼓大筒。湖南花鼓戏大约起源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大筒作为其伴奏乐器在民间早已出现,因此,它的形成应该更早。大筒的历史可能不及板胡、京胡那样久远,但作为戏曲的伴奏乐器,其间也经历了漫长的规属过程。

大筒历史悠久。宋代前称古角。据《三才图会》载:“古角以木为之,今以铜,即古角之变体也。其木细,其末巨,本常纳于腹中,用即出之,为军中之乐。”这段大筒形制的记载,与流行于凤庆民间的大筒形制完全一致。大筒是古代军队中的号角,也是古代贵族王侯和土官仪仗队中的乐器。长期以来,大筒这种乐器随着鼓吹乐在凤庆民间广为流传。

大筒是凤庆彝(土人、倮人、俐米人)、拉祜、汉等族的一种唇震吹管乐器,流行于广大山区。

历史渊源

“大筒”古代亦称“古角”, 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古角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古角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古角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古角”。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古角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古角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古角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古角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到了近代,古角才更名为大筒。半个多世纪以来,大筒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民间艺人的大筒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大筒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

形制特点

大筒的传统形制对琴筒而言分长筒、短筒两种 。长筒长度约22cm—24cm,竹制。琴杆为木制,较短。琴头成弯月形,左右各置一轴,无千斤。由于多以蟒蛇皮做震动皮面,因此,发音相对低沉浑厚。而短筒长度约16cm,琴筒、琴杆均为竹制,由于多以菜花蛇皮做震动皮面,加之酷似京胡的外形,以及使用高梁秸做琴码,因此发音尖锐、明亮,富有特点。大筒声音低沉,音量巨大,可传数里,无固定音高。吹时发起伏不断的约相差一度的“嗡嗡”声。

与其他胡琴种类的发展进程相似,进入50年代以来,大筒在其原有的两种传统型制的基础上,逐渐改革研制出型制更接近二胡的新型大筒。琴筒可用精选竹筒旋制,也可用楠竹片拼制,形状成六方或八方形,蒙以蛇皮。琴杆竹制或采用红木制作,并由原来的丝弦改用钢弦。为保持琴身稳定,在琴筒下方增加竹制或木制底托。从定弦到演奏技法均与二胡相似。除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自己原有的声音特色以外,新型大筒的技术、技巧的发展,无可否认地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1]

乐器结构

大筒:又称“花鼓大筒”。形似二胡,因琴筒比二胡筒较大较粗而得名。流行于湖南各地,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至今已有300年历史。

民间流行的传统大筒有两种:

一种是“短筒式”的,琴杆、琴筒均为竹制,琴杆多用湘妃竹制,琴筒采用楠竹制作,筒前口蒙以蛇皮,外形和京胡相似,木制弦轴,张两根丝弦,用细竹控马尾或棕丝制成的琴弓拉奏,发音尖锐、单薄。

另一种是“长筒式”的,琴简筒长达25厘米,琴杆较短,用榆木制作,琴头是弯脖状,左右各置一轴,无千斤,用同样马尾弓拉奏,发音较沉闷、含糊,但有厚度。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花鼓戏的发展,经改革已制成新型大筒,全长约82厘米,琴筒用竹黄较厚的楠竹制成六方形,筒前口蒙以当地所产菜花蛇、乌梢蛇等蛇皮,琴杆改为红木杆,琴马由竹马改用高粱稻秸制作,丝弦改用钢丝弦,并在琴筒下增置底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