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字典
g开头拼音
拼音geng的汉字大全
耿的拼音意思组词笔划部首成语有那些
汉字
拼音gěng
首字母g
部首
注音ㄍㄥˇ
部首笔划6
总笔画10
繁体字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86五笔BOY
98五笔BOY
UniCodeU+803F
四角号码19480
仓颉SJF

耿的书写笔顺


1
2
3
4
5
6
7
8丿
9丿
10

耿的基本解释


gěng   ㄍㄥˇ ◎ 光明:“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耿耿(a.光明,如“耿耿星河”;b.形容忠诚,如“忠心耿耿”;c.心里老想着不能忘,如“耿耿于怀”)。 ◎ 有骨气,刚正不阿:耿介。耿直。耿节(坚贞的节操)。 ◎ 姓。

耿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ěng  〈形〉 (1) (形声。从火,圣( shèng)省声。本义:耳贴于颊) (2) 同本义 [ears kept close to the cheek] (3) 通“炯”。明亮,光明 [bright] 跪敷衽(铺开衣襟)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指正道)。——《楚辞·屈原·离骚》 (4) 又如:耿耀(照耀);耿光(光明;光辉);耿晶晶(形容物体明亮闪光的样子);耿烈(光明炽热);耿介(光明正大) (5) 心情不安;悲伤 [uneasy;disturbed;sad;sorrowful]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6) 又如:耿耿于心(形容心中有事牵挂,无法忘却);耿介(心中不安);耿灼(焦虑不安) (7) 刚直 [upright;be honest and just] 参差相叠重重,刚耿陵宇宙。——唐· 韩愈《南山诗》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耿介(耿直;刚直;正大光明);耿正(刚强正直);耿怀(直率的情怀);耿挺(坚贞特立) (9) 气忿时头面上血管膨胀,红筋暴露的样子 [protruding;projecting] 余大先生气得两脸紫涨,颈子里的筋都耿出来。——《儒林外史》

耿的汉语字典


[①][gěng][《廣韻》古幸切,上耿,見。](1)耳贴于颊。(2)光明;照耀。(3)心情不安;悲伤。(4)强硬耿直。(5)梗塞;突起。(6)古都邑名。一作“邢”。在今河南省温县东。商代自祖乙到阳甲时都于此。(7)古国名。本春秋小国,公元前661年晋灭之以赐赵夙,至赵献侯自此迁中牟。故址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汾水南岸。参阅《左传·闵公元年》。(8)姓。

音韵参考

[广 韵]:古幸切,上39耿,gěng,梗開二上耕見[平水韵]:上声二十三梗[粤 语]:gang2[闽南语]:keng2

耿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耳字部】 耿;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966第14〔古文〕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幸切,音𦵸。【說文】耳著頰也。 又【廣韻】耿介也。【馮衍·顯志賦】獨耿介而慕古兮。【徐敬業詩】少年負壯氣,耿介立衝冠。 又【韻會】不安也。【詩·衞風】耿耿不寐。【傳】耿耿,猶儆儆也。錢氏曰:耿耿,小明,心有所存,不能忘之貌。 又光也。【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 又與炯通。【晉語】其光耿於民矣。【註】耿,猶炤也。 又地名。【左傳·閔元年】滅耿,滅霍,滅魏。【註】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鄕。【括地志】霍晉州霍邑縣,故耿城,今名耿倉城,在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故耿國。 又【山海經】耿山無草木,多水碧。 又姓。漢耿弇,耿况。 又【集韻】俱永切,音憬。光也。本作炅。 又【集韻】涓熒切【韻會】古熒切,𠀤音扃。明白也。 又與𥳑通。幽州方言也。【蜀志·𥳑雍傳註】或曰雍本姓耿,幽州人語謂耿爲𥳑,遂隨音變之。◎按說文耿,耳著頰也,从耳,烓省聲。杜林說,耿,光也,从光聖省。凡字皆左形右聲,杜說非也。徐鍇曰:凡字多右形左聲,此說或後人所加,或傳寫之誤,語載徐本說文。蓋許以杜說爲非,徐以許左形右聲爲誤。字彙正字通𠀤錄其說,而不折衷其是非,不知耿光也。以杜說爲優,至謂凡字皆左形右聲,與凡字多右形左聲,則許徐之說皆非也。周禮、六書賈公彥疏辨之詳矣。賈之言曰:書有六體,形聲實多。若江河之類,是左形右聲。鳩鴿之類,是右形左聲。草藻之類,是上形下聲。婆娑之類,是下形上聲。圃國之類,是外形內聲。闅𧗽辮戚𡌵贏之類,是內形外聲。形聲之等有六也,附記於此。

耿的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