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酄
- 拼音huān
- 首字母h
- 部首阝
- 注音ㄏㄨㄢ
- 部首笔划2
- 总笔画19
- 繁体字酄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AKKB
- 98五笔AKKB
- UniCodeU+9144
- 四角号码47227
- 仓颉TGNL
酄的基本解释
● 酄 huān ㄏㄨㄢˉ ◎ 中国春秋时鲁国城邑名,在今山东省肥城市。
酄的汉语字典
[①][huān][《廣韻》呼官切,平桓,曉。]古地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宁阳县西北。《说文·邑部》“酄”字下引《春秋传》:“齊人來歸酄。”今本《左传·定公十年》作“讙”。杨伯峻注:“讙在今山東寧陽縣西北三十餘里。”
音韵参考
[广 韵]:呼官切,上平26桓,huān,山合一平桓曉
酄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酄; 康熙笔画:25; 页码:页1279第29【唐韻】【集韻】【韻會】𠀤呼官切,音歡。【說文】魯下邑。【玉篇】濟北蛇丘縣。【正字通】一作讙。【左傳·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之田。【說文】引《傳》作酄。 又【集韻】驅圓切,音弮。鄕名,在聞喜縣。
酄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