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与否,只关乎内心
时间: 11-06 来源:网络
当你总思考着还有更重要的事在远方等待时,你会如何处理自己已经努力做的认为重要的事?
答案往往是一片迷茫以及对自己曾经的努力的唏嘘和质疑。
“更”字的频繁出现,正体现出你内心的慌乱和不坚定。
所以,很多时候不妨再想想,那些似乎更重要的事,真的重要吗?而那些更重要的事因何而来?
因为责任?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将其归入“重要”的事?之所以如此,其实是由于我们自身人格的缺失而造成心灵道德的不健全,从而觉得这些事是等着我们去做的更重要的事。这里的“更”字,是借口,是拖延,是缺失和推卸。
或因为贪心?这似乎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造成的结果往往是生活的紊乱以及对正在付出的努力的消费。人总是想着有更大成效的更重要的事,无限地缩小自己正努力做的事情的价值和重要性。于是“自己认为重要”被无情地打倒,换来的却是一事无成。这里的“更”字,是不满足,是不专注,是盲目的期待。
再有,因为他人?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一种不约而同的关于成功的价值观,似乎注定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覆上他人的影子。自己认为重要的不重要,父母长辈教导的才是更重要的事。这样会让我们在不自觉中慢慢忘了自己认为重要而付出过努力的事,却在别人理想的生活道路上走向那些似乎更重要的事。这里的“更”字,是独立人格的逐渐缺失,是对他人观念的盲目服从。
人应该首先把握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有取舍,有分辨,有自己内心简单的愿望。在确定之后就要倾尽全力去做,不要被自己的担心和他人的言辞所牵绊,也不要把自己本就应做的推向远方。
李安能拍出《少年派》,是因为做出自己喜欢的电影,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事;詹姆斯·卡梅隆能在导演的身份之外多次下潜深海,是因为他清楚什么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并为之付诸努力……
他们从不等待更重要的事出现,也从不在自己努力的时候想着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事。
重要与否,只关乎自己的内心。只有面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我们才会倾尽全力,而所谓更重要的事,往往不重要,甚至不应该存在。
- 该不该说? 08-15
-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08-21
- 未来的学校 07-15
- 假期趣事 11-07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07-18
-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历史典故 11-04
- 我的山珍海味 09-02
- 寄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08-22
- 母爱 11-06
- 一张照片的故事 11-04
- 充满爱的家 11-06
- 童年乐事 11-07
- 我喜欢的植物 11-05
- 关于名人的议论文论据素材精选 11-04
- 2017中考素材:挫折 11-04
- 贴春联 11-06
- 我当哥哥了 11-06
- 开学了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