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良知良能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因为人有良知良能。人本来就有这样的生命状态与自然要求。小编收集了关于孟子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良知良能”是孟子著名的说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他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要爱慕父母的;长大以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兄长的。爱慕父母,属于仁德;敬重兄长,属于义行。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天下通行的。”
由此可见,良知良能是指:一个人在年幼时“本来就知道、本来就会做”的事。试问:“知道”与“会做”善的行为(如仁德与义行),就等于已经是善了吗?答案很清楚:并不等于。孟子强调的只是:行善是出于人“本来”就有的内在要求。他并不是说:良知良能就是善。
换言之,人有良知良能,就像其他动物也各有其生存的特殊能力。但是,人的这种良知良能,却是要求实践仁义。也就是说:人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之外,还有一个特别属于人类的目标,如果忽略这个目标,则人与其他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个目标就是实践仁义。
如果追问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的目标,则孟子的答案就是:因为人有良知良能。人本来就有这样的生命状态与自然要求。要做人,就必须顺从及实践此一良知良能。
文章相关推荐
- 做自己生命的摆渡人 11-05
- 清明有感 11-06
- 宽容他人 11-05
- 三角梅 11-06
- 激扬青春为家乡之崛起 11-04
- 小鬼当家 11-05
- 我渴望醉入文艺 11-06
- 秋色 11-10
- 焰火晚会 08-29
- 照片里的故事 11-06
- 我爱妈妈 11-04
- 我爱家乡的山 11-04
- 在学雷锋的日子里 11-05
- 强化积累 加强感悟 11-06
- 趁青春勇敢拼 11-06
- 记叙文作文开头的写作指导 11-04
- 《观察日记——小蒜的生长》系列 06-29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天和地的距离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