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角度的不同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相同的问题,因为经验不同、角度不同而形成结果的变化。所以,遇到事情多角度地考虑,我们才能找到解决事情的正确方法。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哲理故事:角度的不同,希望读者喜欢。
哲理故事:角度的不同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说:“陈国不能够讨伐,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军官待遇优厚呀。”
楚庄王听后点点头。
此时有一位重臣站出来进一步解释:“城高河深,易守难攻;财粮很多,说明国富民强;军官待遇优厚,说明他们很投入战备装配。我们若贸然进攻,胜算不大!”
重臣话落,大臣们颔首称好。
这时宁国站出来发话:“我认为讨伐陈国,现在正是良机!”此话一说,楚庄王和众大臣皆惊讶。
宁国说:“陈国是个小国家,人疏地少,却财粮积蓄很多,可见赋税沉重,那么君主一定会失去人民拥戴;城墙和护城河的修建,让老百姓力气衰竭,已经触发民愤,我们若强硬攻击,老百姓有可能助我们一臂之力;由于陈国钱财集中于军队装备,军队内部极易腐败泛滥,军官生活奢侈糜烂,失去战斗的凝聚力。所以,现在攻打陈国难道不是最佳时机吗?”
听过宁国一番分析,楚庄王决定派军队去讨伐陈国。不出所料,楚国军队刚压境,人民夹道欢迎,当官的弃城逃命,士兵主动打开城门,不动一兵一卒,陈国攻下。
同样问题,使者、重臣和宁国却做出了不同的判断,从而启发我们:看问题要全面,透过现象看本质。换一个角度,让视野开阔,才能统揽全局,出其不意。
相同的问题,因为经验不同、角度不同而形成结果的变化。所以,遇到事情多角度地考虑,我们才能找到解决事情的正确方法。
文章相关推荐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09-07
- 童年趣事 11-05
- 范进中举缩写 11-06
- 成长路上有您真好 11-06
- 我的家 11-10
- 我喜欢的节日 11-05
- 为梦想而努力——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06-29
- 论战争和平与人性——观后感 06-29
- 假如我会变 08-24
- 共享单车历险记 11-06
- 聆听春雨的声音 11-06
- 我的奶奶 11-04
- 讨厌的熊天男 03-10
- 十月一日国庆节对联精选 11-04
- 什么是成熟 11-04
- 意外的伤痕 08-08
- 春天来了 11-05
- 这也是课堂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