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时间表示词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少顷、俄顷、少间:皆指一会儿的短时间。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常用的时间表示词,欢迎阅读。常用的时间表示词
表“年”的词语:除了岁、载、春、秋、春秋等词语表示外,祀(殷代称年为“祀”)、霜(贾岛《渡桑干》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放忆咸阳。”中的“霜”即年。)、稔(谷一熟为稔,故也谓“年”为稔)也是年的表示词语。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新的反义词,欢迎阅读。
岁暮:表示年终、一年完。
累年:表示一年年
期年:表示周年整。
期月:表示一整月。
兼旬:则指二十日(天)。
一旬:指10日整。
旬余:指十多天。
既望:指农历十六“既望”月团圆。
侵晨:指天正亮。
质明、拂晓、破晓:皆指刚刚天亮。
旦日:表示明天为旦日。
旦旦:连用表示天天。
旦暮:指早和晚。
夙夜:是指朝与夕。
中夜:指半夜时分。
夜阑:指深夜时分。
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
亭午:大约指中午十二点。
光阴、岁月:皆指时间。
少顷、俄顷、少间:皆指一会儿的短时间。
须臾、瞬间、刹那、随即、寻、俄、旋、遽:皆指极短的一小会儿时间。
“朔”日:称农历初一。
“望”: 称农历十六为“望”月团圆。
晦:农历每月尾日为晦。
日:称每一天。
旦:称每一天的早晨。
暝、暮:皆称每一天的傍晚。
除此之外,象乌飞兔走、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也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明计时用的时钟之前,白日计时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动算时间;夜晚计时用的是“更漏”。我国直到明代才有了时钟的出现。
一天内的时间表示词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这十二个时辰又有特定的名称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记时法相对应。现试列表如下:
古名称 时辰 现在记时
夜半 子时 相当于23——1时
鸡鸣 丑时 1 —— 3时
平旦 寅时 3 —— 5时
日出 卯时 5 —— 7时
食时 辰时 7 —— 9时
隅中 巳时 9 ——11时
日中 午时 11 — 13时
日die 未时 13 — 15时
晡时 申时 15 — 17时
日入 酉时 17 — 19时
黄昏 戍时 19 — 21时
人定 亥时 21 — 23时
明确了古人的记时法,我们对古文中涉及到的时间名称就容易理解了。比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鸡鸣”就是指晚上一时至三时。
- 贝多芬回到客店续写300字 11-06
- 母亲的呼唤读后感 11-06
- 我爱大海 11-10
- 日记一则 07-11
- 蒲公英的旅程 11-06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11-06
- 一件小事 11-06
- 韩湘子吹萧会龙女的历史典故 11-04
- 秋天的图画 11-06
- 感恩母爱 09-10
- 为张浩然献爱心 08-13
- 污水处理场参观记 07-26
- 关于四大名著读后感的优美段落 11-04
- 乡下美景 11-08
- 形容魔鬼的词语 11-04
- 警营之旅 08-26
- 2016热点论据:亲吻陌生人 11-04
- 这个地方值得去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