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句修辞手法的好处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那么拟人句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拟人句修辞手法的好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拟人句的含义
拟人(Personification)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做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使用拟人句的好处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拟人句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童话中拟人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对动物、植物以及其它非生物、各种具体和抽象事物、概念、观念、品质的拟人化。
拟人化童话中的人格化的角色,并不等于生活中真实的人。他们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但仍然保留物的许多属性,既是人又是物。例如《风筝找朋友》中的风和风筝,既有人的特点,又有风和风筝的特点,风对风筝说:“你要是哭了,你的身上吸了泪水,就会变湿了,变得很重很重,我就推不动你,你也就飞不起来啦!”风要是换成雨就不能推风筝,风筝换成汽车,也不会这么怕水弄湿,也不可能飞到天上去。太阳有很强的光和热,强光刺得风筝睁不开眼;热气又像火一样烫得风筝受不了。假如写月亮和星星也有这样的光和热,就不符合月亮和星星的属性了。文中的月亮,身子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就像个弯钩;星星闪亮着眼睛……
因此,拟人不仅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其他物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支配它们的自然和生活规律。假如无缘无故地叫小鸟去访问鱼儿,鱼儿飞到天上去找月亮,这样的写法就很难认为是成功的。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 腊八粥 11-05
- 秋意凉 11-06
- 父亲节的礼物 11-06
- 那一刻我真自豪 11-05
- 爱—《巴黎圣母院》的亮点 09-11
- 记忆中的玉米地 11-06
- 读《把困难雕刻成微笑》有感 07-11
- 有趣的汉字——是中华人民前进的阶梯 09-07
- 未来的云朵 11-06
- 记住这一天 11-06
- 爸爸的童年 11-07
- 我跟卖火柴的小女孩过一天 11-10
- 因为有了期盼 11-06
- 记忆中的开心事 08-01
- 我的妈妈 07-06
- 成长的足迹 11-04
- 3.15活动采访 07-07
- 清平乐村居改写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