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作文
素材名人故事作文
“富二代”惠若琪背后的故事

“富二代”惠若琪背后的故事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惠若琪是中国女排队员,外表颇为漂亮的她被称为“排球美少女”。作为九零后,惠若琪早早就成名了,而富二代的身份更让她一度受到质疑,但是在一次次比赛中,她用不断的努力和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富二代”惠若琪背后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富二代”惠若琪背后的故事

1999年8月,因父亲工作调动,惠若琪举家由东北迁入南京。惠若琪成了赤壁路小学二年级的插班生。惠若琪在原来学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当进入这座南京省城的名校时,成绩却“名列后茅”了。然而,这个惠若琪天生就是犟脾气,决不服输,硬着头皮追赶,成绩逐步提高。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惠若琪接触到了排球。赤壁路小学在接受体育两个“条例”检查时,惠若琪像往常一样和全班同学一起到操场上做广播操,她高出同班同学一个头的个子吸引住了到校检查的老师。经过简单的询问后,有着多年培养排球运动员丰富经验的二十九中老师,看着她当初高挑的身体圆圆的脸,认定她有着打排球的运动天赋。从此,她进入了南京二十九中组织的小队员排球培训班集中训练。在训练中她特别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进步很快,也很快被中山东路业余体校的排球教练朱蕾看中了。

惠若琪1991年出生,属相羊,外婆有几分迷信,认为属羊的女孩命苦,便给她起了个乳名羊羊。因为这样一来,有三个“羊”了,谐音为“三阳开泰”,就会破解命运,喜极泰来了。小时候,惠若琪不喜欢运动,连女孩子常做的跳绳、跳皮筋等游戏都从不问津。由于个子高,小若琪更显得瘦弱。父母一合计,孩子像“羊”一样温顺怯弱可不行,要设法让她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于是,就根据她的体形特点选择了排球。小学三年级,她参加了中山东路体校业余训练后,又一次成了“插班生”。初入队时,“老”队友已经能双手掂球二三百个,而她,只能掂三两个。好长时间,这个惠若琪在队友中遭受冷遇,甚至没有人愿意陪她对练。父母了解情况后,觉得这样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打算让她申请暂时“退学”,下一年再与新招收学员同步训练。可是,惠若琪坚决不同意。她坚定地说:“她们不跟我练,我自己练!”那时,她才九岁半!结果,惠若琪就这么坚持下来了,并渐入佳境。

那时候体校排球教练的训练非常严厉,严厉得近于苛刻,队员稍有懈怠就会被骂得狗血喷头。有些学生受不了严厉的管束而打退堂鼓,而惠若琪却知难而进。她在队里出勤率最高,无论什么情况,她都坚持到校训练。一次,她发烧40℃,妈妈主张她上医院看病,她却坚持要上体校。最后,妈妈妥协了。有一次,隆冬的下午风雪交加,妈妈说:“今天不会有人去训练了,你也休息一下吧。”她说:“不!我要去”。爸爸接过话茬:“再说教练也不一定在啊”。“不,教练会在的”。看着一脸自信的女儿,爸爸只好小心翼翼地驾车送她去体校。果然,教练在,而学生只有惠若琪来了。那天师徒对练,她爸爸做了观众。 “孩子太苦太累了”。母亲回忆起孩子学习、练球的生活,眼中闪着泪光:每天早上7点到二十九中上学,下午4点赶到体校练球。晚上7点到7点半结束,回到家8点左右,洗澡、吃饭后已到9点,9点开始,她又坐到写字台前看书、做作业。直到夜里11点左右,才能就寝。

2004年暑假初一分班时,教务处杨主任找到李淑英老师,要把一个“特殊”的学生分到她的班级。从杨主任的口中得知,这个学生是一个体育(排球)特长生,然而文化成绩也不错。不过,按考分标准是进不了这个班级的。这个孩子富有挑战性,有潜力可挖。李淑英老师一听,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便一口答应。“名师出高徒”。李淑英是遐迩闻名的优秀班主任和外语教师,她接受了这个分数最低的学生就是自我挑战。一个爱接受挑战的老师遇上了一个爱接受挑战的学生,结果是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上了初中,惠若琪显得更懂事了。她在排球训练和文化学习上,都变得更主动,目标更明确了。一开始,她以主攻手为目标,结果几个月下来,她取代了主攻手。紧接着,她以队长为目标,结果一年下来,她成了队长。冯教练深有感慨地对队员讲,训练要想出成绩,一在坚持,二在有追求目标。惠若琪能够取得优秀成绩,就在于她能做到这两点。” 随着惠若琪球艺的提高,她经常被选拔参加国内外赛事,有时一去半个多月。包括平时训练占用的时间,她用在文化课上的时间,只有同学的二分之一。然而,惠若琪“不服输”,她不仅要用排球证明自己是强者,还要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并非弱者。要外出学习,她预先找到几门文化课老师,带上有关参考资料和作业,训练之余时间自学。正因为如此,她文化课成绩才能由全班最后一名跃入第一名。

初中这几年,惠若琪经受了更大的考验。一次练球还没结束,她突然觉得呼吸困难,嘴唇发青。送到医院一检查,怀疑为心律不齐。父母听了忧心忡忡。那天晚上,母亲劝女儿:孩子,不要练球了。你心脏不好,练球有危险。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不,我要练球。不练球,我宁愿去死!再说,家中不还有妹妹吗?话未说完,母女俩抱头痛哭。后来,父母又为惠若琪作了进一步检查。检查结论是并非病态,是发育过快引起的,只要注意调养,是可以消除的。后来,惠若琪球照打,“心律不齐”现象也消失了。 一次,江苏队和客队在南京对垒。许女士也前往为女儿助战。突然,女儿扑地救球,一个手指甲抢翻过来,当时鲜血直流。教练及时换下她,母亲忙陪她在场外作简单包扎。简单地包扎后,本该去医院治疗,而她硬是坚持着返回球场。此时,江苏队的积分明显下降,教练看惠若琪返回,如见救兵,便问她能不能再上场。她一听,强忍疼痛点了点头,又上场拼搏,扳回了比分…… “天道酬勤”,这句成语又一次在惠若琪身上应验了。

200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入选江苏队。一般队员入选,先进三队,然后根据年龄成绩,逐渐再选到一队打球。而惠若琪却直接“插班”到一队。起初,她只是一队借用。然而,赵金才教练大胆起用她一试,还行!很快,她便成为主力队员。她虽然有1.90米的个头,然而年龄还小,力量似乎不够强。不过,她的球感好,投球动作到位,讲究技巧,常能克敌制胜。班主任李淑英老师也是她的球迷。她评论说:惠若琪是用脑子在打球。

进入江苏队以来,频频参加各种赛事,因而便引起了国内外排坛的关注,网上对她的评论多起来了。许多赞美之词这里不必多说。但是有一个专家的评论值得一提:这个女孩上场,一脸的笑容,一脸的自信,令人鼓舞。我们姑且不必说她球打得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给江苏队带来了好运。是的,她进入江苏队,江苏队确实时来运转。2006年全国女排职业联赛,江苏获得7年来最好的成绩:季军。因此,2007年的春天,惠若琪也迎来了自己排球事业的春天,入选国家女排。

回首惠若琪的排球风雨路,要问惠若琪付出了多少代价?风知道,雨知道、还有她自己知道……

惠若琪为何成功?

这不仅得益于惠若琪拼搏顽强的精神,还得力于父母成功的家教。惠若琪父亲和母亲在她的身后撑起了两把伞:一把是“爱心”,另一把是“品德”。 一个成功的子女背后,往往站着一对无条件奉献爱心的父母。惠若琪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采访她时,她说她对惠若琪的成长贡献不大。其实,我们知道,作为一个职业女性,单位的工作要完成,回家要操持家务不说。多少年来,她风雨无阻地开车接送女儿上学、练球,陪伴女儿学习到深夜,这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多年坚持如一日,这需要多大的毅力?是的,她做的事很平凡。然而平凡之中蕴含着伟大!许女士是一位数学教师,自称并不爱好体育。然而,访谈中发现她关于中外排球的知识与信息多得惊人,俨然是一个排球评论家。缘何如此?因为她心系女儿排球训练,慢慢也就熟悉了。

惠若琪的父亲是九十年代的研究生,且爱好体育,在大学学习期间曾担任过排球队队长。他对惠若琪的成长作用很大。他身为企业的领导人,经常出差。然而,一有空,他便与惠若琪在一起,谈人生理想,讨论学习中的问题,切磋球艺。

夫妻俩是女儿最先的“粉丝”。他们对惠若琪的每一点进步都欣喜若狂,送去掌声和鲜花。只要条件允许,惠若琪在球场打球,父母或一方就会成为台下的忠实公众。父亲还会用录像机把惠若琪的场上活动录下来。下场后,父女俩边看录像边分析得失。

父母始终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从不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而娇惯她,不让她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自从练排球以来,她的作息时间十分严格。她毕竟是个孩子,练球回家,有时想多看一会电视。然而,作业需要完成,母亲总是说:“做作业去”。随着母亲的催促声,惠若琪乖乖地关掉电视。“人生,有所得,必须有所失”。惠若琪父母培养了女儿为了追求事业的目标而能够有所取舍的素质。换句话说,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情商,一提起情商,有些人便该认为就是感情之商,就是如何联络感情,搞好人际关系等。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其实,情商的核心就是“控制自我,延迟享受”。为了使孩子能够做到延迟享受,惠若琪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电脑;为了让惠若琪能够延迟享受,家中的游戏机被束之高阁。父亲经常教导她,打排球,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要想在排球场上决胜,必须全队和谐拼搏。因此,他要求女儿不要搞个人英雄主义,不要拿主力、队长的架子。别人打得好要喝彩,别人打得不好,也不要斥责,应该拍拍肩膀送去安慰。

球场上要面带微笑,语言文明。对这些教导,惠若琪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惠先生对女儿平时是慈祥的。然而,为了养成女儿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偶然有过粗暴行为。还是几年前,惠若琪刚当训练队队长。一次比赛,一个队员分神失球,惠若琪忍不住吼了她一回。下场后,许先生不容分辩,“啪”地一巴掌打在女儿脸上。现在,许多人在欣赏惠若琪的球技时,也赞扬她的球风,但很少有人知道她背后严厉的家教。父母还注重孩子的信念理想教育。当省队选中惠若琪时,她有几分迷茫。进了省队,就意味将会成为职业队员,就意味着要放弃清华梦。何去何从?在这关键时刻,父母与她一道作了分析,“省队是一个重要台阶,如能通过台阶,跨入国家队,将来驰骋世界排坛,也许比走文化学习之路更能为国家争光。于是,在父母的帮助下,惠若琪最终在鱼与熊掌之间作出了选择。当然,这种选择的标准是国家利益。 惠若琪入选国家队后,一个记者采访她,问她入选国家队有何感想,她突口而出“为国争光“,记者一时惊讶,认为这个小女孩口才不凡。其实,这是惠若琪沉淀于心的信念的自然流露。是的,惠若琪是一个阳光女孩,不仅外表美,球艺精,更有一份高尚的道德情操、纯洁的心灵。近年参加各种球赛,已经有补助费了。然而,每次发了钱,她原封不动交给母亲。母亲问多少钱,她总说没数过。按有关规定,省队一场赛事下来,主力补助是2500元。而队里有不成文的规定,入队第一年,只发750元。一次,相关人员怕家长和惠若琪有意见,主动作了解释。惠若琪听了却说:“我打球不是为了钱”而惠若琪正是如此。不久前,一位记者采访她时提及几位女排大腕,问她是否崇拜她们。她的回答是“我不崇拜,然而我欣赏、并学习他们的优点!”记者听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想不到十六岁的孩子的话竟这样耐人寻味!我们相信,惠若琪在欣赏、学习球星之路上会跑得更快,最终实现人生的“超越”!